減反射膜以光的波動性和干涉現象為基礎的。如圖15所示,二個振幅相同,波長相同的光波疊加,那么光波的振幅增強;如果二個光波振幅相同,波程相差,如果這二個光波疊加,那么互相抵消了。減反射膜就利用了這個原理,在鏡片的表面鍍上減反射膜,使得膜層前后表面產生的反射光互相干擾,從而抵消了反射光,達到減反射的效果。

膜層材料的拆射率必須等于鏡片片基材料折射率的平方根。


2)位相條件
膜層厚度應為基準光的1/4波長。
d=λ/4 λ=555nm時 d=555/4=139nm
對于減反射膜層,許多眼鏡片生產商采用人眼敏感度較高的光波(波長為555nm)。當鍍膜的厚度過?。ā础?39nm〉,反射光會顯出淺棕黃色,如果呈藍色則表示鍍膜的厚度過厚(〈〈139nm〉。
鍍減反射膜層的目的是要減少光線的反射,但并不可能做到沒有反射光線。鏡片的表面也總會有殘留的顏色,但殘留顏色哪種是最好的,其實并沒有標準,目前主要是以個人對顏色的喜好為主,較多的綠色色系。
我們也會發現殘留顏色在鏡片凸面及凹面中央部分和邊緣部份的顏色會有些差異,而且凸面和凹的反射光也會有差異。這主要是因為減反射膜是采用真空鍍膜法。當鏡片的一個表面完成鍍膜后,再翻過來鍍另一表面;而且鍍膜時,曲率變化較小的部位容易鍍上,因此在鏡片中央部分已達需要的膜層厚度時,鏡片的邊緣仍然未達到需要厚度;同時凸面和凹面曲率不同也使鍍膜的速度不同,因此在鏡片中央部分呈綠色,而在邊緣部分則為淡紫紅色或其它顏色。
(3)鍍減反射膜技術
有機鏡片鍍膜技術的難度要比玻璃鏡片高。玻璃材料能夠承受300℃以上的高溫,而有機鏡片在超過100℃時便會發黃,隨后很快分解。
可以用于玻璃鏡片的減反射膜材料通常采用氟化鎂(MgF2),但由于氟化鎂的鍍膜工藝必須在高于200℃的環境下進行,否則不能附著于鏡片的表面,所以有機鏡片并不采用它。
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真空鍍膜技術的發展,利用離子束轟擊技術,使得膜層鏡片的結合,膜層間的結合得到了改良。而且提煉出的象氧化鈦,氧化鋯等高純度金屬氧化物材料可以通過蒸發工藝鍍于樹脂鏡片的表面,達到良好的減反射效果。
大家想了解更多關于譚醫生視力矯正公司的相關視光知識,大家可以登陸到譚醫生的愛眼護眼欄:http://www.zag9.com/ayhy/sgzs/